近年来,我国光伏产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得到快速发展,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,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大国。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,疫情对光伏行业产生的影响受到各方关注。为详细分析疫情对我国光伏行业的影响,特撰写本期专报。本期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对2019年我国光伏行业的回顾,包括对我国光伏装机情况、光伏产品情况、光伏产品出口情况和光伏企业海外投资情况的分析;第二部分重点分析疫情对我国光伏行业的影响,包括疫情对行业的整体影响、对出口的影响以及对龙头企业的影响;第三部分是基于前文的分析,对我国光伏企业提出的相关建议。
一、2019年光伏行业回顾
(一)中国光伏装机情况
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保持全球第一。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开始实现由补贴推动向平价推动转变,受政策调整影响,国内整体光伏市场规模有所下滑。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,2019年,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为30.1GW,同比下降32.0%。截至2019年底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04.3GW,同比增长17.1%。尽管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降,但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居于全球首位,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装机市场地位。
国内装机成本持续下降。随着技术进步,组件价格持续降低,国内光伏装机成本也不断下降。根据《2019年光伏发展路线图》显示,2019年,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4.55元/W左右,较2018年下降0.37元/W,降幅为7.5%。其中,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38.5%,占比较去年下降2.2个百分点;非技术成本约占17.6%(不包含融资成本),较2018年上升了0.5个百分点;其他技术成本约占43.9%,同比上升1.7个百分点。在技术推进下,预计未来组件成本在总投资成本中的占比将继续减少。
(二)光伏产品情况
中国处于光伏产业链龙头地位,各环节产量持续扩大。2019年中国光伏产品制造端各环节产量继续稳步提升,多晶硅实现产量34.2万吨,同比增长32.0%;硅片产量为134.6GW,同比增长25.7%;电池片产量为108.6GW,同比增长27.8%;组件产量为98.6GW,同比增长17.0%。中国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占全球的产量比重分别为67%、98%、83%和77%,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核心地位。
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头部效应更加明显。2019年中国光伏制造端各环节集中度均有所上升。多晶硅方面,产量达万吨的企业由2018年的7家变为6家,总体产量占比高达83.9%;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为69.3%,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。硅片方面,产量超2GW的企业由2018年的10家增加至12家,总体产量占比为89.3%;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为72.8%,同比上升4.2个百分点。电池片方面,2019年产量超2GW的企业有20家,总体产量占比为77.7%;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为37.9%,同比上升8.4个百分点。组件方面,产能超2GW的企业有13家,总体产量占比为65.6%;前五大厂商产量占比为42.8%,同比上升4.4个百分点。整体上来看,光伏行业链集中度不断提升,呈现强者恒强的现象。
(三)光伏产品出口情况
受海外应用市场拉动,光伏产品出口大幅提升。2019年海外市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90.9GW,同比增长81%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也迎来较大增长,2019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207.8亿美元,同比增长29%。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出口量均超过2018年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组件出口增长最为突出,出口量超过65GW,出口额为173.1亿美元,超过2018年全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。
光伏产品出口市场进一步分散化。随着全球GW级装机市场不断增多,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也逐渐呈现分散化趋势。2019年组件出口量超过1GW的国家和地区15个,较2018年增加4个;组件出口额超过亿美元的市场有28个,较2018年增加6个。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,前十市场占比为70.4%,且占比趋于均匀,不依赖于个别组件出口市场,市场趋于分散化。
(四)光伏企业海外投资情况
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我国已有超过20家的光伏企业通过合资、并购、投资等方式在海外布局产能,主要集中在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。除组件外,硅片、逆变器、光伏玻璃、背板、EVA等配套产品的产能向海外布局也开始增多,海外基地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。在“531新政”之后,国内企业将电站开发、EPC运营服务、储能业务向海外扩张布局,“走出去”浪潮再次兴起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国内市场增长刹车,行业出海再次来临,而与之前不同,很多企业增加了对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开拓。
二、疫情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影响
(一)疫情对光伏行业的整体影响
供给能力整体下降但影响有限。中国光伏行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,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中国多晶硅料供给占全球总量的67%,硅片供给占全球98%,电池片供给占全球83%,组件供给占全球77%。在疫情影响下,企业复工时间普遍推迟到2月份,叠加疫情防控需要降低人员聚集程度,企业复工率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,导致我国光伏产业供给能力整体下降。但是,从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产地分布来看,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并不是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产地。相比之下,多晶硅料的主要产地分布内蒙古、新疆和四川的产量合计占全国的92%,而上述三个地区,除四川疫情处于中等水平外,其余两个省份疫情相对较轻,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大,基本可以保持多晶硅料的供应;而硅片、电池片和组件的主要产地中,虽然有河南、浙江和广东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,但是这几个省份的一线企业数量占比有限,加上疫情期间一线企业可以维持基本的开工率和固定产出,因此在疫情期间我国光伏产品的供给未受到严重冲击。
另外,我国光伏产业链较为完备,各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中均占据重要地位,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。国外疫情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光伏产品供应影响产生负面影响,但整体有限。
物流是阻碍光伏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。在1月和2月国内疫情最为严重时期,光伏一线企业大多能够保持基本的生产,但是由于城市封闭、人员流动受限等因素带来的物流不畅,使得多数企业成品无法顺利出货,甚至出现了光伏组件滞留港口等待运输的情况。不仅如此,上游原材料供应因物流不畅受到阻碍,物流成本上升,导致部分光伏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,原材料供应不足,面临一定生产困境。因此,物流不畅成为阻碍光伏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。但是,3月份以来城市封闭逐步解除、一线企业复工率达到80%以上,随着物流的基本恢复,光伏产品的供给能力开始逐步恢复。整体来看,疫情对光伏行业供应端的影响有限。
海外光伏装机市场下调导致光伏产品需求萎缩。2月初疫情在国内爆发,各家机构考虑到疫情影响,纷纷下调了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装机预期,基本下调大约10GW左右,对全年仍保持谨慎乐观。但随着疫情持续蔓延,对光伏装机市场的冲击或将继续扩大,全球装机规模或将进一步下调。根据SOLARZOOM多方调研数据显示,进入3月下旬以后,随着欧美疫情的全面爆发,作为光伏传统市场的欧美多个国家开始封城和封国现象,光伏装机将有所延迟或取消。目前虽尚未出现订单取消的情况,但多数正在进行的订单已出现滞港和延迟交付请求。考虑到我国是光伏产品生产大国,光伏产品主要需求来自于海外市场,海外市场装机下降,将对国内光伏制造业产生较大冲击。短期来看第二季度光伏产品的价格和利润都将下跌。
(二)疫情对光伏行业出口的影响
2020年1月和2月我国疫情较为严重时期,光伏产品出口未受显著影响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0年1月我国电池片出口1078MV,同比增长132.7%,组件出口5486MV,同比增长3%;2020年2月我国电池片出口805MV,同比增长115.3%,组件出口3879MV,同比下降0.5%。整体来看,1月和2月光伏产品出口仍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,尤其是电池片的出口显著,这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对电池片需求的增长,以及海外市场电池片产能增速无法与需求增速相匹配,因此海外市场对中国出口的电池片依赖程度较深。但是,随着海外光伏组件产量的提升(2019年海外光伏组件产量提升约22%),我国组件出口受到小幅影响,加之2月为光伏产品出口淡季,因此组件出口在2月小幅回落。
短期内,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将在海外疫情扩散的影响下有所回落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一是3月份以来,海外疫情进入爆发期,截止目前(4月8日)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209个国家(地区),累积确诊人数139.4万人,意大利、西班牙、美国、德国、伊朗、法国等成为重点疫区。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,2019年1-11月光伏组件出口前十国家分别为荷兰、日本、巴西、印度、澳大利亚等,累积出口组件3.27GW,出口量占比达71.2%。从2019年1-11月份我国光伏组件出口前十位的国家的疫情来看,除越南外其余9个国家累积确诊均超过千人,其中荷兰、巴西、西班牙和韩国累积确诊人数过万人。除光伏组件外,几乎其他光伏产品前十大出口国别均受到疫情的影响,短期内必然会对光伏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冲击。二是,欧美地区作为传统的光伏装机市场,受疫情影响,部分光伏项目将面临延迟或取消,三四月份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也将有所放缓,势必会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。三是,在疫情爆发后,各国相继采取封闭、管制、检疫等措施,导致港口清关和检疫时间延长,对三四月份光伏产品的出口影响将更加明显。
在疫情影响下光伏产品对重点海外市场出口表现不一。从光伏组件重点海外市场出口情况来看,受疫情导致的物流效率低下影响,2020年2月中国对荷兰、日本和印度的出口规模同比出现下降。其中,荷兰是欧盟地区主要的光伏产品转运国,也是我国第一大组件出口地区,2020年1-2月组件出口规模超1GW,2020年2月中国对荷兰组件出口规模472.11MW,同比下降54%;2020年1-2月中国有近800MW的组件出口至日本,但是在2月中国对日本的组件出口额同比下滑12.5%;2020年2月中国对印度组件出口规模下降16%。
但是2020年2月中国对巴西和智利的组件出口规模出现大幅上涨,其中对巴西出口同比上涨116.8%,对智利出口同比增长616.9%,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支持。尤其是智利,是第一个跟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拉丁美洲国家,中国产品出口到智利97%没有关税,并且该国有鼓励光伏发展的政策,智利政府提出的煤炭退役计划,大大驱动了光伏在智利的快速发展。
(三)疫情对光伏龙头企业的影响
龙头企业生产未受明显影响。我国光伏产品的龙头企业主要有东方日升、晶科、正泰、晶澳、天合、晶科、阿特斯、隆基、韩华、协鑫等。其中,晶澳、东方日升、阳光、隆基、协鑫等龙头企业在春节期间并未全部停产,晶科、通威、阳光、锦浪、爱康、嘉寓等骨干企业也在2月10日陆续复工。主要龙头企业覆盖了我国光伏全产业链的大部分产能,疫情期间基本生产活动并未受到明显影响。
组件企业出口受国内疫情影响较小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20年1-2月,阿特斯、日出东方、天合、韩华、正泰的组件出口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,尤其是东方日升,2月份出口增速达154.3%,出口规模位居第三位,位列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晶科和阿特斯。虽然阿特斯组件出口规模位列第二位,但是阿特斯2月份出口增速小于1月份,增速回落5.3个百分点。
疫情持续发展或将影响龙头企业海外产能。近年来,隆基、协鑫、天合、晶科、晶澳、阿特斯、正泰、航天机电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在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光伏贸易摩擦案件多发地印度、美国布局海外产能,以规避主要市场贸易摩擦案件及开拓海外新兴市场。目前部分国家防控等级升级,如印度3月24日宣布为期21天的全国封城措施。后续随着疫情持续蔓延,对龙头企业海外产能的影响将有所显现。
三、对策及建议
(一)充分利用金融政策,及时获取流动资金
受疫情影响,光伏产品出口、生产、销售均受到一定程度波及,国内部分光伏制造业现金流相对紧张。目前国家相关部委也已经发布相应政策,强化疫情期间金融支持力度,如2020年2月1日,人民银行、财政部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、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》,规定对已发生金融借贷的企业分类处置,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、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。在此基础上,光伏企业应及时留意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,确保现金流稳定,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,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。
(二)加强成本控制,适时调整企业产量
在光伏组件价格受海外需求下滑而大幅下跌的背景下,国内光伏制造业生存压力加大,利润降低,甚至可能是负利润运行。因此企业应当合理评估生产成本,在原材料库存和产品库存方面加大把控力度,适当降低可变成本,必要时实行弹性生产或者做好减产、停产的准备,避免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情况。同时企业也应该实时关注疫情发展趋势,提前做出预判,把握好复工复产或者增产的时机。
(三)加强技术研发,把握“下半场”成本优势
目前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,2020年上半年对光伏行业的影响较大。若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,光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而同时光伏制造业面临着技术路线选择问题,如何保证技术优势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。因此光伏制造业应在保存现金流的基础上,加速对HJT及大硅片等新技术的研发,提高新技术方向的市场费用,布局未来,以获得下一轮竞争中的成本优势。
(四)关注行业信用风险,收缩信用政策
光伏制造业本身属于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,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,从2019年国内已公布的46家光伏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,19家企业出现净利润下降,15家企业出现亏损。加之疫情影响,中小厂商的生存压力加大,整体行业信用风险上升。国内光伏企业应及时关注合作伙伴生产经营情况,协商付款条件及期限,收缩信用政策,回收现金流。
(五)调整销售目标及策略,开拓国内市场
随着海外疫情蔓延,对需求端的影响日益加剧。欧美市场需求已经出项现萎缩,部分国家推迟了光伏装机。而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需求来自于海外市场,国内光伏装机市场目前尚保持良好势头。部分以海外业务为主的企业应快速调整销售目标,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,缓解销售压力。此外各企业也应该积极调整销售策略,在海外市场可以通过赠送防护产品等打开销售局面,维护客户关系。
上一篇:光电教室转化为太阳能发电系统 下一篇: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和方向对发电的影响